【警示七:与世界脱钩的代价】 制裁俄罗斯,像是21世纪的“大陆封锁政策”,其已遭受各种经济形态的“排挤”和“脱钩”,短期内或不可逆转,《金融时报》指出。 首先是经济“脱钩”。西方将俄排除出SWIFT国际结算系统,国际能源巨头、高科技企业、零售消费类企业或主动、或被动地停止营业。 接着是互联网。俄方宣布“拔网线”,将启用长期准备、号称全球最大局域网的Runet。然而,这始终无法完全代替全球互联网。 3月1日,在莫斯科一家当地银行营业大厅内,顾客正在等候办理业务。中新社记者 田冰 摄 俄罗斯还主动或被动地“退群”,已退出欧洲委员会、国际检察官协会,正考虑退出世界贸易组织。美及西方盟友还在评估,俄罗斯是否适合留在二十国集团(G20)。 当前的全球化体系是唯一的,俄方难以另起炉灶,美国仍是这个体系的“掌门人”。与西方世界脱钩,就意味着和全球经济体系隔离。一旦失去参与全球竞争的资格,离开全球资源、供应链、结算体系等,任何国家的经济运转,都会出问题。俄罗斯必须承受代价。 【警示八:“数字铁幕”正在落下】 美国达拉斯大学政治学副教授格拉登·帕潘在一篇文章中,剖析了西方社交媒体公司“选边站队”,标记“政府附属”俄账号和“封杀”俄国营媒体,但任由涉俄假新闻在平台上肆意传播的现象。 “一个新的铁幕正在隔断俄罗斯的互联网”,《华盛顿邮报》宣称;“无论如何,数字铁幕似乎正在落下”,CNN如是说。 伴随各类谣言的病毒式传播,西方成功塑造了俄军的负面形象,俄方不得不立法反制,规定新闻报道如有损俄军名誉,可能对“编故事”的人判刑。BBC、CNN、彭博社等一批欧美媒体,因此火速撤离。 当地时间3月11日,联合国安理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会议审议乌克兰生物安全问题。中新社记者 廖攀 摄 随着在乌行动的深入,俄方逐步展开反击。美国在乌生物实验室、乌储存西方供应武器的仓库、西方国家雇佣军参战等,都曝光在大众面前。 在这场虚拟空间话语权的争夺中,最突出的例子非乌总统泽连斯基莫属。 他通过社交媒体频繁“放料”,表达坚持留在首都基辅的决心,博得了乌克兰人和西方世界的好感。利用视频通话,他还向欧洲议会、英、加、美、德、以等国议会发表演说,争取支持。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评论,美欧坚信,在旨在控制公众心理印象的观念管理方面,乌克兰“正赢得战争”。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南京灵想空间设计有限公司
( 苏ICP备17070589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5-7-7 00:44 , Processed in 0.2317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