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示五:大国博弈的底层逻辑在变?】 如今大国间的博弈,早已不限于传统意义上军事、政治的对抗,还泛化为金融、舆论、网络、情报、意识形态等一系列综合实力的对决。 从俄与西方此次斗法来看,其复杂程度和影响之深远,超乎预料。 数据显示,俄罗斯成为全球遭制裁最多的国家(数据截至3月18日)。制图:中新网 孟湘君 无论是让西方企业集体撤离、“赶走”俄艺术家,还是歧视性制裁猫猫狗狗,西方对俄制裁的无限滥用,可谓史无前例,也发出对世界的重要提醒。 那就是大国博弈的底层逻辑,或许正悄然演变。国与国之间从过去的硬对抗转为软对抗,从对军事阵地、政治影响力的争夺,转向对金融、媒体、网络空间、意识形态等方面话语权的争夺。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博弈的主动权与主导权,仍掌握在美西方手中。 【警示六:制裁“双刃剑”的危害】 美国《华尔街日报》指出,多年来俄一直试图摆脱对进口商品的依赖,使自身经济免受西方制裁影响,但影响还是显现了。国际金融研究所预计,俄2022年GDP将下降三分之一,标准普尔则预计,俄经济将收缩6.2%。 但美欧国家很快发现,他们自己也遭到“反噬”。制裁引发的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短缺,使国际能源价格不断飙升,欧洲的日子并不好过。食物涨价、电费惊人,金属冶炼厂也停产减产。 当地时间3月6日,车辆经过美国加州圣马特奥县一处加油站。美国油价近期上涨。中新社记者 刘关关 摄 美国《政治报》欧洲版指出,对俄制裁给欧洲人带来的痛苦“已达可承受的临界点”。专家预测,如制裁更进一步,欧元区经济将被推向衰退。 美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基础——全球经济一体化,也遭到破坏。英国《金融时报》分析,全球化环境下各国相互依赖,关键时刻却成为被制裁的软肋。不同意识形态的各国间,今后开展经济合作的成本会增加。 包括美欧在内全球经济的增长预期,受到影响,最终,全球化逆潮的成本,将由普通民众买单。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南京灵想空间设计有限公司
( 苏ICP备17070589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5-7-7 00:44 , Processed in 0.23646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