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大家都这么卖力,我再不改变就来不及了!”回到广西老家办养猪场的丘建良这样感慨。 随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到家乡,从背井离乡的打工族转型为返乡创业的奋斗者。 然而,他们大多选择的是门槛不高的创业项目——办养殖场、开小店等,同质化竞争者越来越多、物料成本不断上涨、价格战愈演愈烈,成为不少返乡创业者不得不面对的困境。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王玉玲及团队成员,于2020年~2021年对41位返乡创业青年进行调研访谈后发现,县域内返乡创业青年的创业领域相对集中,主要围绕当地特色农产品衍生出的电子商务、商贸服务、现代物流及生活服务类产业。创新创业的意识不强是县域返乡创业青年身上普遍存在的短板。 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是无奈地倒在沙滩上,还是通过学习调整开拓出一片新天地,取决于青年创业者的心态和眼光。 低门槛项目是大多数返乡创业者的选择 每天早上6点多,丘建良骑着摩托车到他的养猪场,从仓库里搬出几袋不同的饲料,在大铁桶里混合均匀后倒进食槽,栏里的小猪涌到槽头进食,他打开音响给小猪播放音乐,接着用水管冲洗猪舍。“这猪比我们人还会享受。”丘建良笑着调侃。 今年是丘建良返乡创业的第三年。之前他和妻子在外面跑长途货运,去掉车贷、油费等开销,一年下来最多能攒下六七万元。得知家乡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后,丘建良便与妻子返回老家广西贵港市覃塘区蒙公镇。“农村娃小时候大多都喂过猪,对养猪的操作比较熟悉,开一个养猪场较为稳妥。”丘建良卖掉了货车,盖了养猪场,余钱买了猪仔和饲料。 2019年受非洲猪瘟的影响,各地生猪养殖量大幅度减少,猪肉价格急剧上涨,很多地区生猪价格涨幅达50%以上,甚至打破2016年的最高猪价纪录。因为控制生猪存栏量和防控得当,丘建良养的第一批猪几乎全部卖完,赚到了钱。不久,丘建良在村委会换届选举时被村民选为村长,身为党员的他致力于帮助贫困村民脱贫。村里不少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国家政策提供的小额贷款,在他的养猪场投了钱,年底的分红让他们有了更多期盼。 与丘建良不同,广西贵港市覃塘区蒙公镇岭庆村的杨媚返乡后,在一所乡镇初中附近开了个理发店,学生群体是她最主要的客源。杨媚初中毕业后曾跟着同村朋友去深圳打工,成为深圳一家玩具厂的流水线女工。漫无尽头的流水线上,大城市的新鲜感很快就被消磨殆尽,高强度的单调工作让杨媚感到很压抑,但仅有初中学历的她难以在深圳找到更好的工作。坚持了3年,杨媚最终选择回到家乡。听从家人的建议,她参加了一个美容美发的免费培训班,回来后在镇上开了个理发店。这样的生活与之前枯燥的工厂生活相比显得更为生动,收入也较为稳定,一开始,她感觉“这样的生活还不错”。 共青团咸阳市委曾经对282名返乡农村青年做过一份调查,结果显示在创业项目的选择上,89%的受访者选择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些返乡农村青年来自咸阳市下属县城的农村,他们所从事的行业主要集中于建筑运输、餐饮服务和农产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规模较小、结构单一、产品科技含量低,又缺少外部扶持,创业中存在诸多障碍。 调查中,返乡创业的农村青年除了自身的创业需求外,还有一部分人是迫于谋生需要,这个比重在受访者中占比约为三分之一。77.8%的农民工在返乡创业时会选择和农业相关的产业,其中养殖业占比46.4%,农产品加工10.4%,农资经销9.2%,另有5.2%打算从事观光农业。这一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农村青年返乡后在创业过程中面临项目选择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南京灵想空间设计有限公司
( 苏ICP备17070589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5-7-3 14:14 , Processed in 0.2104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