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回国之后,我一直都在积极地配合政府的防控工作,严格按照疫情防控政策进行隔离。但我一直想不明白:我在长达21天隔离的过程中,我的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但怎么突然又检测出阳性结果了呢?”林某某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时表示,希望能得到解释。 而现在,中国疾控中心“隔离期感染可能性极大”的推断,在解答公众疑惑的同时,也再次把入境者隔离期安全问题放到了聚光灯下。 “发生在隔离点的再次传播必须引起警惕,下一步工作组和福建省将针对这个问题查找原因进行整改,坚决避免在隔离点内再发生交叉感染。”国家卫健委赴福建工作组专家指出。 不同地区、不同酒店集中隔离管理标准存在区别,国内外因集中隔离造成感染的情况已多次出现 入境人员的集中隔离工作,目前究竟有哪些要求?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以下简称《方案》),入境人员需要实施14天隔离医学观察措施。对完成远端核酸检测(有疫苗接种史者仅需核酸检测阴性)的入境人员,具备封闭转运管理条件、居家隔离条件(有独立房间和独立卫生间)并能进行社区精准管控的,可以在自愿基础上实施“7+7”隔离医学观察措施。 对集中隔离的场所选址,《方案》也做出了明确要求:遵循影响面小、安全性高的原则,应当相对独立、具有较完备的城市基础设施,不得在医疗机构设置集中隔离场所。隔离场所根据需要,设置生活区、医学观察区和物资保障供应区,采取物理隔断方式进行隔离,并设置明显标识,工作人员通道和隔离人员通道不能交叉。 “隔离酒店是不能选的,就像开‘盲盒’一样。”王若楠是近期从美国回国的留学生,她告诉记者,自己住的隔离酒店条件很不错,每天住宿费用是350元,加上餐费,14天的隔离费用总共6300元。 王若楠隔离期间,每天都有身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来测量体温、在走廊等公共区域进行消毒。餐食放在门口,供隔离人员自取。酒店的门卡不能取出,因此她从不出门,“被关在外面就进不来了”。 不过,在王若楠看来,隔离人员也存在交叉感染的可能。“一些酒店设施比较老旧,通风条件不好。有的隔离人员也没有足够的警惕性,没有做好日常的消毒防疫措施,甚至还有人因为憋久了,想方设法想找人‘串门’。” 王若楠告诉记者,即使在同一地区,不同的隔离酒店管理标准也并不完全相同。“我所在的酒店可以点外卖,但有些同学在隔离期间就禁止点外卖,只能从酒店订餐。有些酒店还安装有红外出门报警系统,一出门就会报警。” 事实上,因集中隔离造成感染的情况在国内已经数次出现。今年年初,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出现疫情,流调显示,疫情源头是尼泊尔境外输入病例,而首发病例或因接触隔离点垃圾导致感染。9月4日,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新增1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为入境隔离酒店工作人员。根据溯源结果,判定其是在收集垃圾时意外暴露造成感染。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南京灵想空间设计有限公司
( 苏ICP备17070589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5-7-6 22:07 , Processed in 0.18650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