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补贴政策堵上“骗补”漏洞 除了经营困难、倒闭跑路的运营企业之外,部分骗补的不良企业也是制造“僵尸桩”的罪魁祸首。 上述充电桩企业地推负责人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说,“上海以前发放的是桩补,现在大部分外省市也都是给桩补,也就是说,企业每立起来一根充电桩,就能拿一份政府补贴。所以短时间起来了许多形形色色的公司和品牌,某些桩企恨不得把桩插满全上海。” “数量快速增长不是问题,”这位负责人补充道,“问题在于,不少桩企安装的是慢充桩,有的甚至从未通过电。” 汤晓栋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表示,公共充电桩运营的准入门槛不高,企业需在安装充电桩前到发改委网站进行备案,无需验收;若充电桩为停车场配套设施,与停车场共同验收即可。 他提到,在上海市向运营企业提供设备补贴的阶段,确实存在着部分企业有不良动机,甚至通过伪造数据来骗补。 对于这类问题,相关管理部门已经意识到并采取了措施。 汤晓栋介绍,目前,上海市对公共充电桩的补贴重点已从设备补贴转变为运营补贴,“在起步阶段,我们优先考虑数量。市级平台刚刚建立时,接入的公共桩和专用桩(公交场站等场所)共计才1.6万根,现在已经发展到11万根了。每天在市级平台上产生的交易就超过两万单。另外,市级平台后台统计数据显示,上海市车桩比已达到1.2:1,即每1.2辆车就拥有1个充电桩(含家用充电桩),从数量上来说已经可以基本满足需求了。数量上去了,我们会更加关注运营问题。” 2016年起,上海市开始对充电设施运营企业发放充电设备补贴和充电运营补贴。在充电桩建成后,运营企业可一次性获得相当于设备购买成本30%的设备补贴。在运营期间,根据不同运营性质,运营企业可获得相应的度电补贴。其中公共充电桩每度电2角(每年1000小时封顶),专用桩每度电1角(每年2000小时封顶)。 2020年5月,《上海市促进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互联互通有序发展暂行办法》(下称《办法》)出台。《办法》取消了原有的设备补贴,企业建设充公共电桩不再享受上海市政府所提供的30%设备补贴(出租车示范站和示范小区等有特别规定的除外)。某些企业骗取设备补贴的漏洞也被就此堵上。 同时,《办法》规定了阶梯式的度电补贴政策:所有符合评分标准,即达到60分的公共充电桩均享有每度电2角补贴;75分及以上的可获得每度电5角补贴;85分及以上的可获得每度电8角补贴,以此来引导运营企业提升服务水平,提高车主的体验感。 20%充电桩承担九成充电量 “僵尸桩”中有一部分是运营企业经营不善导致的遗留问题,还有一部分则与电池续航里程的发展相关。 川财证券称,2013年开始,我国纯电动乘用车补贴金额开始与续航里程挂钩,续航里程要求越来越高。2016年起,续航100公里、150公里以内纯电动乘用车的补贴被逐步取消,续航300公里以内的补贴下降,而续航300公里以上的车型补贴不减反增。补贴政策的引导,加之电池技术在近几年内突飞猛进的发展,长续航里程的电动汽车逐渐成为主流。 几年前安装的充电桩早已无法满足车主的充电需求。 汤晓栋说,“现在上海常见的车辆电池容量至少都是50度电,好点的会达到70度到100度电。以70度电的车辆为例,如若用常见的7kWh慢充桩充电,要充10个小时才能充满,车主在公共场所几乎不可能等待这么久。” “联联充电”后台数据显示,上海的公共充电桩中,80%是交流慢充桩,20%是直流快充桩。然而,90%以上的充电量都来自于这20%的直流快充桩。 2021年8月18日,上海市交通委发布《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关于规范停车场(库)充电设施设置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各区交通管理部门、联联充电、各充换电设施运营企业、各公共停车场(库)经营企业加强“僵尸桩”治理、进一步提高快充设施占比等。 《通知》中值得关注的是,对新建公共停车场(库),充电设施可根据设备总功率进行验收。过去根据中央住建委要求,新建公共停车场(库)要配备10%的充电车位,也就是1000个车位中,至少要装100个7kWh交流慢充桩。而在今后,根据功率折算,只要整体达到700kWh的装机容量即可。一般来说,6台直流双枪快充桩就可以达到规定,充电桩的利用率会更高,僵尸桩的问题会逐渐得到缓解。 据汤晓栋介绍,推进现有旧桩改造也已被相关部门纳入考虑范围。平台会定期将后台疑似僵尸桩数据交给上海交通委,交通委会与场库进行沟通,对于确实无法运营的充电桩,会由交通委牵头找有运营能力的企业摘牌,对旧桩进行改造、重新投入使用。 “在充电桩建设方面,上海走在全国前列。走得快,也就一定会先于其他地区遇到各种问题,”汤晓栋表示,“尤其是新能源车发展迅猛,相关政策随之调整会有一定的滞后性。目前,包括交通委、发改委在内的部门,都已经意识到了各类问题的存在,相关的政策也在不断推进中。”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吴遇利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南京灵想空间设计有限公司
( 苏ICP备17070589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5-7-4 04:40 , Processed in 0.29070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