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9日电 题:“量化宽松之父”为何点赞中国央行? 国是直通车 作者 陈康亮 新近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0%,经济总量突破12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大幅低于美国8.0%、欧元区8.4%、英国9.1%等发达经济体的涨幅。 ![]() 中国人民银行。(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张兴龙 摄 考虑到去年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冲击,这份成绩来之不易。经济高质量发展、物价稳定的背后离不得稳健货币政策的支持。在牛津大学教授、量化宽松(QE)学术概念的最早提出者理查德·维尔纳(Richard Werner)看来,在提振经济、稳定物价等方面,西方央行应该向中国央行学习如何做好工作。 中国央行的“窗口指导”是有效的货币政策 对于货币政策和经济刺激之间的关系,理查德·维尔纳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经济增长取决于实体经济的银行信贷创造,这是央行可以掌控的。在生成银行信贷创造方面,政府财政政策不如央行政策重要。对央行来说,他们的目标应是创造可持续、高而稳定的、非通胀的、无危机的经济增长。欧洲、北美以及日本央行大多背道而驰,经济增长不可持续、低效且不稳定,伴有通胀和金融危机。 “现在,西方央行应该向中国央行学习如何做好工作,因为中国央行认识到,经济由银行信贷创造推动。”理查德·维尔纳说。 在理查德·维尔纳看来,如果银行信贷创造用于消费,消费物价就会上涨。如果银行信贷创造主要用于资产购买,如购买公寓和房地产,就会资产通胀。两者都不可持续。与此相对,央行应确保银行信贷创造被用于生产性商业投资,主要是为提高生产力或产生新商品、新服务,提供的价值要高于投入成本。这将带来高速、稳定、可持续的增长,而不会出现资产通胀或消费物价上涨,也不会出现危机。 那么,如何能有效引导信贷流向?理查德·维尔纳认为,中国央行实施的“窗口指导”是实施货币政策的最有效方式。 所谓窗口指导,是指央行根据产业行情、物价趋势和金融市场动向、货币政策的要求等情况,引导商业银行贷款增减,以保证经济优先发展部门的资金需求。它是央行为了避免市场机制失灵而创设的补充性工具。 然而,在理查德·维尔纳的语境中,窗口指导显然带有更宽泛的意义,即央行对信贷流向的引导。 正如理查德·维尔纳所言,窗口指导是监测、协调银行整体和部门信贷创造的工具,并确保这种通过发放信贷创造的货币只用于公共利益。 在引导信贷流向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方面,我国央行近年来推出了适度的结构性货币政策。所谓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央行引导金融机构信贷投向,发挥精准滴灌、杠杆撬动作用的工具,通过提供再贷款或资金激励的方式,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特定领域和行业的信贷投放,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南京灵想空间设计有限公司
( 苏ICP备17070589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5-5-4 14:40 , Processed in 0.19852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