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飞机全部延误,一两个小时一架都飞不出去,大家焦头烂额,十分着急。我赶忙去协调,经过多方努力,终于有一架飞机能起飞了,感觉心里的石头落了地,瞬间舒了一口气。”周得博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 ![]() 萧山国际机场T4候机大厅。 谭申捷 摄 今年春运赶上防疫政策的调整,航班量骤增。据悉,萧山国际机场航班量已经恢复到2019年的八成水平,出行旅客量也恢复到了七成左右。 根据预计,春运40天,萧山国际机场预计运送旅客276万人次,距去年同比增长38.4%;计划起降航班2.3万架次,同比增长8.9%。 候机大厅显示屏上,滚动的不仅仅是航班量,更是涌起来的人气,活起来的生机,就像是一个个跃动的音符,扣动着周得博的心。 “忙习惯了,空不下来,越是过节我们越是不能离开岗位。”周得博参加工作已经十年有余,基本每年春节期间都会留在机场值班。他的老家远在甘肃张掖,上一次探亲已是三年前的事了。萧山国际机场有他更多放不下的牵挂。 当记者问他昨天年夜饭吃了些什么时,周得博说每年都是盒饭,今年也一样,简单应付下,“团圆饭可以晚点吃,但是飞机不等人。” 每一行都有每一行的“仪式感”。对周得博而言,目送一架架客机腾空升起,就是过年最好的“仪式感”。 看到窗外的飞机朝着远方而去,周得博心中也泛起阵阵暖意:“我不孤单,还有一整个团队陪我。我们大年三十晚上从来不减员,大家都在这里坚守,我也不能缺席。” “我老婆也在民航工作,能比较理解我的工作状态。儿子是飞机‘发烧友’,非常挺我。”周得博说,正是家人的包容和支持,可以让他心无旁骛地坚守在岗位上。 十年扎根在机场,这里早已成为周得博的第二个家,大家常常亲切地称呼他“周哥”。 “周哥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传授知识循循善诱,遇到突发事件忙而不乱。是我们的好主任,好大哥。”同事董金淇说。 这些年,周得博见证了机场的飞速发展。“我24岁来到这里,那时候机场还没有这么大。现在杭州发展起来了,特别是新建了T4,好几条地铁线都接过来了,来坐飞机的人也越来越多。”周得博直言,感觉自己这个“精算师”也越来越重要了。 每一趟飞机的起飞和降落,都是一场团圆的开始。轰鸣声响、机翼翅展,在每一位机场人的守望下,一架架冲向蓝天的飞机在万道霞光之中划出了归家的弧线。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南京灵想空间设计有限公司
( 苏ICP备17070589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5-5-4 21:39 , Processed in 0.19697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