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智春说,茅坡村山高坡陡、土地破碎,但经过土地整治,高粱产业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合作社配备9台联合收割机、12台拖拉机,还有传输机、清洗机、烘干机,并培养了一个18人的农机手队伍。 茅坡村村民杨存强是一名农机手。他告诉记者,他和妻子每年在合作社务工能赚5万多元,去年自己还种了40亩高粱,产值达到13万元。今年48岁的杨存强是脱贫户,早年曾长期在外务工,他说,如今在家门口一年就能赚十几万元,还能把老人孩子照顾好,生活有了奔头。 仁怀市有关负责人介绍,仁怀现有耕地88.08万亩,有机地块认证面积50.81万亩,常年种植有机高粱30万亩;目前全市有147个高粱专业合作社,每年带动5万户农民实现增收。接下来,仁怀将围绕标准化、组织化、信息化、科技化的要求,建设有机高粱高标准种植示范园区300个,从而惠及更多农民。 文旅融合带火“夜游经济” 随着赤水河流域生态的改善和产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仁怀开启 “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以酒文化为载体,当地先后建成中国酒文化城,1915广场、杨柳湾商业街等景观景点;结合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茅台渡口、红军长征过茅台陈列馆。今年7月18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公布了123个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仁怀市茅台镇入选。 ![]() 茅台镇夜景。新华社记者陶亮 摄 傍晚时分的茅台镇,灯光璀璨,游人如织。当地干部告诉记者,目前茅台镇拥有民宿104家,床位4349个,餐饮企业87家,小吃经营户53户。倪克龙是茅台镇人,2016年在茅台镇上开了一家名为“茅台镇记忆”的餐馆。下午6点多,记者走进餐馆看到,13张餐桌边都坐满了客人,生意十分兴隆。 “基本上都是外地来的游客。”倪克龙说,为了满足他们的用餐需求,餐馆开发了200多个菜品,食材均选自当地,很多调料也是自家调制,备受各地游客的青睐。正在就餐的李女士来自湖北荆州,休假专门来到茅台镇旅游。“刚到茅台镇就听说‘茅台镇记忆’这家餐馆味道不错,所以第一餐选择来这里吃,街上很热闹,准备晚饭后去逛一逛,欣赏一下茅台镇夜景。”她说。 据统计,2021年,仁怀市共接待游客769.71万人次,其中过夜游客293.5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9.47亿元。仁怀市有关负责人说,多元化融合发展,让仁怀市的旅游业成为又一项支柱产业,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41.09亿元,同比增长29.41%。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南京灵想空间设计有限公司
( 苏ICP备17070589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5-5-5 10:57 , Processed in 0.21161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