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于海霞。 受访者供图 (新春走基层)ICU里的女医生:愿做暗夜中的一点光 中新网呼和浩特1月18日电 题:ICU里的女医生:愿做暗夜中的一点光 中新网记者 张玮 还有两天,于海霞将再一次结束隔离休整期。新冠疫情暴发两年以来,这已经是她第四次上一线,也是时间最长的一次。 作为一名普通的重症医学科医生,她同时间赛跑、与死神抢人,于海霞说,她不想当什么“超级英雄”,只愿做暗夜里的一点光,照亮患者的生命。 最害怕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暴发,并在全国蔓延,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于海霞请命驰援湖北。 作为内蒙古首批驰援湖北的医疗队员,于海霞参加了为期53天的抗疫战。“那个时候最害怕。” “疫情发生初期,大家对新冠病毒都非常陌生,只能在治疗的过程中摸索着来,加上当时不断有死亡病例和医务人员感染的情况出现,所以,心理压力都非常大。”回忆起支援湖北荆门的那段日子,于海霞依然会眼里泛起泪花。 “不过,现在不害怕了。”湖北战疫胜利后,于海霞先后又参与了2020年满洲里本土疫情、2021年额济纳旗本土疫情和2021年满洲里本土疫情“阻击战”。 于海霞说,最害怕的日子已经过去了,现在无论在救治、物资、感控方面,还是在社会管控等方面,都能做到非常有效的处置。 “更重要的是,每每走进病房,看着患者渴求被治愈的眼神,我们都把‘害怕’这俩字儿忘到九霄云外了。”如今的于海霞谈及直面疫情,语气轻松了许多。 和妈妈的一次“泡汤”旅行 重症医学科就是众所周知的ICU,它是医学领域中直面死亡、创造生命奇迹的学科之一。 在新冠肺炎医疗救治队伍中,ICU也是主力军之一。于海霞支援湖北的救治工作让她积累了许多宝贵的临床经验。 2020年11月,本土疫情再次在满洲里暴发,原本好不容易休年假的于海霞临危受命,打了个“飞的”从桂林直抵满洲里,“套”上防护服便上了一线。 殊不知,当时的于海霞正准备带着年近古稀的母亲开启一年一次的旅行。 于海霞告诉记者,由于自己工作的特殊性,忙碌占据着她的大部分时间,对母亲的陪伴少之甚少。“所以,我和自己有个约定:每个年假一定要带着母亲去旅行。” 2020年的年假,于海霞和母亲分别从呼和浩特和重庆到桂林汇合,旅行在早餐后即将开始,就在这个时候,一通支援满洲里一线的电话改变了母女俩的行程。 “当时的情况刻不容缓,我马上给母亲买了返回重庆的车票,给自己订了当天最早飞海拉尔的机票。”于海霞把母亲送到高铁站,匆匆赶往机场。“虽然母亲非常理解,也很支持我,但看着她离去的背影,我还是很愧疚。”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南京灵想空间设计有限公司
( 苏ICP备17070589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5-7-7 03:11 , Processed in 0.26624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