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日前,深圳正式推出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聚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培育、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加强民营企业融资支持等方面,提出20条“实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支持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 民营经济是深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深圳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力量。微众银行作为扎根深圳、服务全国的国内首家民营银行、数字银行,以科技为核心引擎,开辟了银行业和普惠金融的新路径,不断为小微企业提供“差异化、有特色、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实体经济助力器”的作用,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依托数字化手段 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 融资难是当前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措施》在加强民营企业融资支持上下足功夫,提出依托地方征信平台整合水电、海关、税务等银行迫切需要的公共数据及金融、商业等领域的数据资源,为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精准信用画像提供支持。 作为国家深化金融改革的产物, 微众银行一直以来与民营企业“同命运、共成长”,将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痛点问题与自身特色优势、金融创新相结合,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在深圳,中小企业在银行贷款通过申请需要多久?能获得多少额度?深圳市远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远行科技”)的答案是——“几秒钟,500万元”。作为一家专业提供云计算和大数据应用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也是一家深圳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远行科技通过微众银行申请授信并授权查询深圳征信平台数据,几秒钟内便获批了500万元的信用贷款。 当前,中小微企业抵质押物不足,有效信息获取难、成本高,是限制金融机构为其提供融资服务的主要堵点。2017年,微众银行针对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推出国内首款线上化、无抵押、随借随还的小微企业流动资金贷款产品——微业贷。 依托数字化大数据风控、数字化精准营销、数字化精细运营的三个数字化模式,微业贷走出了一条“成本可负担、风险可控制、商业可持续”的小微模式道路,化解了银行为小微企业提供服务面临着服务成本高、风险成本高、运营成本高的“三高”难题,由此打通了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最后一公里”,有效降低小微企业获得融资服务的门槛,让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小微企业都能随时随地获得高质效的线上金融服务。截至2023年6月末,微众银行微业贷已辐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累计超410万家小微市场主体申请,累计授信客户超120万家,累计授信金额超1.3万亿元。 创新融资担保模式 开辟民营企业成长空间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畅通融资渠道等路径,将为民营企业的成长之路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措施》中提出,设立50亿元中小微企业银行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适当降低资金池入池门槛、提高补偿比例,降低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小微企业融资担保费率至1%以下。 一直以来,微众银行始终坚持拓宽重点领域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深度和广度,2021年7月创新打造了业界首个“政银担”线上化、批量化融资担保业务模式,并联合地方政府推出业界首创的“一键贴息”服务,切实助力降低科创企业融资成本。 所谓线上化,是指线上提交材料,无需上门尽调,24小时不间断审批;所谓批量化,是指利用大数据风控优势,建立数字化模型进行大批量自动处理。在不增加小微客户额外成本的前提下,依托风险分担机制,为小微企业提供实惠、便捷的金融服务,目前主要聚焦小微企业、“双创”及“三农”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 在此基础上,微众银行持续加大政银企合作力度,积极与各地政府、科技创新局、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等机构合作,加强与地方担保机构合作,持续拓宽“政银担”线上批量融资担保服务模式的覆盖面,进一步延伸普惠金融服务半径。截至2022年11月底,微众银行已上线合作担保机构14家,覆盖国内13个省市,担保合作额度合计223亿元,累计投放担保贷款140亿元,累计服务小微客户超1.5万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