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足够的积累是进入足球解说的底气
公开资料显示,刘建宏1986年高中毕业,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广播电视专业;1990年大学毕业,被分配到石家庄电视台工作;1996年进入央视后,刘建宏开始担任《足球之夜》的主持人,通过《你好,世界杯》《荣誉殿堂》等多档央视名牌体育栏目,成为家喻户晓的央视体育节目主持人,连续多年解说世界杯、欧洲杯的足球重大赛事,在球迷中有着巨大影响。
2003年刘建宏荣获“金话筒奖”,也成为我国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体育节目主持人,2005年,又被评选为“中央电视台十大优秀播音员主持人”,可以说在作为主持人的上半场职业生涯里他已是众誉加身。2014年,意识到新媒体带来的全新机遇和趋势,刘建宏正式离开央视决定加盟乐视体育并担任首席内容官,从此开启了他的互联网+体育的下半场职业生涯。

在直播中,刘建宏也简单介绍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分享了自己在关于主持与播音的心得感受与一些行业认知。
在刘建宏的整个职业生涯里,他既可以是主持人也可以当编导、做记者、当摄像,堪称全能人才,而这些技能也正是大学期间训练出来的。据了解,作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广播电视第一届学生,院系的培养方案对刘建宏他们有着极高的要求,要能写、能编、能拍也能播,而这些多样的技能也成为他未来在播音主持行业工作的底气,让他能够适应多种工作的需求,并通过积累成为如今的他。
在直播中,刘建宏多次提到,积累对于主持人工作的重要性。在他看来,在讨论一位主持人的形体仪态、声音音色、音准音调之前,更重要的要有足够的知识与文化积累,丰富的积累、具备缜密的思考、严谨的表达才能在主持工作中言之有物。刘建宏以足球解说为例,他提到,要当好一名足球解说员非常难,没有十几年的功力无法胜任,光靠赛事的信息根本解说不了,每场足球比赛,教练员和运动员的数量,是所有赛事中最多的。仅熟悉这些教练员和运动员,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他之所以能胜任,就是在于他从小喜欢足球,对足球有足够的了解,也在于他平时在主持工作中的积累足够多,据了解,从1997年到1999年3年里,每天都工作10多个小时。
虽然已经成为著名的足球解说员与主持人,但刘建宏仍时刻提醒自己,“作为主持人,面对话筒要永远保持一种敬畏与学习心态。”他同时也表示,这一点在其他有声职业中同样适用,“如果不能时刻保持学习心态,是很难有所寸进,更难以形成在面对话筒时候的底气。”
“很多人问我,如何克服面对镜头以及话筒的紧张感,我的答案就是只要你有足够的积累,你就有底气在镜头和话筒前展现自己。”
在直播中,刘建宏提到,比起获得“金话筒奖”、成为央视十大优秀播音主持人的荣耀,他记忆更深刻的是自己解说主持生涯中一些并不那么光鲜亮丽的事情,相比荣耀,这些工作中爆发出来的问题与挫折,更需要他去复盘解析,才能避免再犯。“这也是作为有声行业新人们最需要做也是最有用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