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是一件大事,对于刚结婚的刚需小夫妻而言,拿不出首付在所难免。于是不少父母就出资为子女买房,但是一旦离婚,夫妻间的感情破裂,父母觉得当初交的钱不该交了,又该怎么办呢?夫妻离婚父母是否有权要回房款?请跟随深圳离婚律师一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 夫妻离婚父母是否有权要回房款 然需要具体情形具体分析。 情形1 婚前一方父母出资买房,房屋产权登记在自己子女的名下。 若是一方父母全额出资,且产权登记在自己子女名下,则该房屋属于登记方的婚前个人财产,如果没有其他相反的约定,离婚时另一方自然无权主张分割; 若是一方父母只出了一部分购房款,剩余房款是以按揭贷款方式支付,且由小夫妻共同还贷,则离婚时一般会将房子判归登记方所有,由其继续支付剩余贷款。对于婚内共同还贷部分(包括本金和利息)及其产生的增值,则由得房子的一方对另一方做出补偿。 情形2 婚前一方父母出资,产权登记在另一方名下。 一般情况下也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而非登记方的个人财产,非登记方有权要求分割房屋。父母明确表示赠与登记方或者双方之间有其他相反约定的除外。 情形3 婚前一方父母出资,产权登记在双方名下。 应认定为双方的共同财产。如果双方约定了共有方式是共同共有或按份共有,并进一步约定了各自份额,则按约定享有产权。如果双方对共有方式没有进行约定,则视为等份共有。 情形4 婚前双方父母均出资,产权登记在双方子女名下。 应当认定为对各自子女的赠与,而不能因为产权登记在双方名下就理解为对双方的赠与。因为在双方尚无婚姻关系时,即使双方是为了结婚的目的而购房,毕竟能否结婚仍有变数。 情形5 婚前双方父母均出资,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 即使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也应当认定为对各自子女的赠与,而不能简单理解为双方父母对一方的赠与。如无其他相反约定,应认定为双方按份共有。 情形6 婚后购房时一方父母全额出资,产权登记在自己子女名下。 婚姻法司法解释规定,“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这条解释主要是考虑到我国现实国情:房价飙升,父母为子女购房往往倾其毕生之积蓄,并是在怀着对子女婚姻长久美满的美好期许的前提下为子女出资的。在目前情况下,将此出资认定为对自己子女的赠与较为公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