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鲜膜、针灸、辟谷…… 步步掉入减肥坑 减肥的道路上,瘦身人士总免不了“入坑”。这些“坑”,往往听上去很有道理,但仔细想想很有可能是一些危害健康的伪科学。 陈奇(化名)是一名身高158厘米,体重126斤的女生,进入大学以后看到身材苗条的女生仍然在注重身材管理,便因为自己的偏胖身材感到自卑。为了迅速瘦身,她想尽了各种办法。起初,陈奇浑身擦上瘦身膏,然后在腰腹上缠紧保鲜膜,或者穿瘦身衣,然后在操场上跑步,“夏天的时候,感觉裹着保鲜膜就跟燃烧了一样,呼吸都觉得困难”。 陈奇的减肥运动一度因为“想偷懒”而告一段落,于是她开始尝试针灸、拔罐。但是她一个月的生活费有限,针灸一次就120块钱,而且见效慢,她又继续尝试其他“物美价廉”的减肥方式。 陈奇买过各种稀奇古怪的减肥产品,热敷的药袋、酵素果冻、益生菌、祛湿茶、代餐奶昔等等。短暂的节食之后,陈奇反而食量大增,体重再次反弹,但免疫力却下降了。 辟谷,是陈奇和室友的“噩梦”。陈奇说:“当时买了那种红糖,然后跟室友喝,一块减肥。但是喝了以后老想上厕所,而且上课都没有精神了。”陈奇的室友则是落下了胃病。 谁在“贩卖”身材焦虑? 减肥悲剧何时休? 花季女生减肥训练营猝死的悲剧背后,谁制造了身材焦虑?谁在“贩卖”身材焦虑?谁来为悲剧“买单”? 2021年,来自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显示,当前我国成年居民超重肥胖率已经超过50%,6-17岁儿童青少年接近20%,6岁以下儿童达到10%,超重肥胖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肥胖与健康有了关联,再加上身材焦虑,一些看上去并不胖的人,也有着减肥压力,减肥热度一直居高不下。巨大的市场需求催生出商机,但这些产品和服务产生了不少乱象,甚至威胁减肥者的健康和生命。 据相关报道,袖状胃切除手术近年来数量激增。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减重代谢手术总共只有117例,但到了2020年,已飙升至12837例,十年之间增长了100多倍。根据规定,“袖胃”手术要求至少有两种代谢综合征,比如高血压、2型糖尿病、内分泌功能异常、高尿酸血症、肾功能异常等,且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内科治疗难以控制,才能考虑手术。但专家反复强调,对于BMI(身体质量指数)不达标,也没有糖尿病等代谢疾病的人群,做减重手术对身体健康是极为有害的。 减肥的目标应该是健康。健康有标准,但健康的主动权应该掌握在自己手中。切胃手术,不是一劳永逸的,在减肥训练营“速成”之后,也很可能会反弹。被肥胖困扰的减重“斗士”们,终究要加强自我管理,重塑自己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加强运动,科学减肥,才会健康和美丽两不误。因此,还是那句话,“管住嘴,迈开腿”。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南京灵想空间设计有限公司
( 苏ICP备17070589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5-7-4 04:40 , Processed in 0.25680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