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城市    201X-XX-XX    星期X    ---     今日温度:-----    风力:-----    风向:-----

灵想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灵想论坛 门户 新闻热点 国际新闻 查看内容

日本鱼不够吃了?气候暖化渔获锐减 渔民或人工养殖

2021-11-28 13:03| 发布者: silu-cn| 查看: 163| 评论: 0|原作者: 编辑:孟湘君|来自: 中新网

摘要:   中新网11月27日电 综合报道,气候暖化冲击日本渔业,渔获连续多年下降,2020年总量只有80年代的三成。即便是北海道的渔民也叫苦,当地三文鱼和海胆近年来大减。日本专家预估,这一情况将延续;现在,日本政府鼓 ...

  中新网11月27日电 综合报道,气候暖化冲击日本渔业,渔获连续多年下降,2020年总量只有80年代的三成。即便是北海道的渔民也叫苦,当地三文鱼和海胆近年来大减。日本专家预估,这一情况将延续;现在,日本政府鼓励渔民转型,积极推动人工养殖。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日本东京筑地鱼市出售金枪鱼。

  气候暖化渔获锐减

  大规模赤潮影响海洋生物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27日报道,1984年日本渔民总捕获量可达1150万吨,但2020年却只有315万吨。日本人最爱吃的一些鱼种捕获量也锐减,例如秋刀鱼比10年前少九成,日本飞鱿鱼少八成,三文鱼少六成。

  针对捕获量减少,日本水产厅专家委员会分析,“可以考虑的因素多,但全球变暖导致海水温度升高和洋流变化是一大原因。”

  北海道是日本最大的渔场,当地大学联合海洋研究机构提出气温数据指出,7月份,日本海北部和北海道东南部的海面温度,比正常高出2至4摄氏度左右。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一具鲸鱼尸体被冲至日本镰仓市一处海滩。图片来源:东方IC 版权作品 请勿转载

  气温升高带来的赤潮灾害,严重冲击北海道东海岸带的渔村。当地一名38岁渔民诉苦:“我有时打捞起来的网里,有一半以上是死鱼。目前,三文鱼的捕获量是15年前的五分之一,气候问题已对我们的生计造成影响。”

  据报道,北海道面向太平洋沿岸在九月发生大规模赤潮,已造成约2.77万条鲑鱼和约2700吨海胆死亡。

  北海道大学研究鱼类生态的教授藤贤彦准指出,“鱼类对水温敏感,只要上升一度,就会影响到捕获量。这一情况预计还会持续,因此渔业须按照这一变化去推动新的饮食文化,才能维持生计。”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三文鱼刺身。

  日本渔业团体面临困境

  不得不走向人工养殖

  据相关报道,专家在北海道一带发现,由于气温变化的缘故,一些少见的鱼种在近海增加,因此当地一些渔民也因势而变,改捕其他鱼种弥补损失。

  日本渔业团体对气温变化极度担忧,各地渔民都召开应对会议,探讨这个影响生计的课题。

  海洋温度升高影响产量,迫使日本渔业必须积极走向不受海洋气温影响的“人工养殖”。

  据报道,全球包括淡水的水产养殖产量在过去20年里已翻了两倍,超过总渔业产量的50%,但日本目前只有20%是人工养殖。

  另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水产厅10月时决定,为打击偷捕,关于向水产品分配编号管理商家之间交易的新管制对象,决定列入海参、鲍鱼、日本鳗的“鳗苗”这3类水产品。

  此举意在使从捕捞到卖给消费者的流通过程透明化,从而减少违法捕捞及由此导致的水产资源减少。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南京灵想空间设计有限公司
新闻精选
普京谈伊朗与以色列冲突:该事件已成过去式
普京谈伊朗与以色列冲突:该事件已成过去式
  中新网6月27日电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当地时间2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谈论伊朗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时表示,该事件已成为过去式。资料图:普京。  普京当天是在欧亚经济论坛全体会议上谈及此事,他说,“如 ...
时隔两年手机市场止跌回升,今年迎来“换机潮”?
时隔两年手机市场止跌回升,今年迎来“换机潮”?
  中新网北京2月18日电(记者 吴涛)时隔两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止跌回升。  据多家分析机构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手机出货量结束了连续两年下滑的趋势,转为正增长。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也迎来大涨,有分析认为, ...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新闻图片
最新主题
  • 全包圆用"不一样"的整装体系
  • 女生秋日写真指南
  • 万物与我皆是自由诗
  • 斑驳光影,似流年织梦
  • 红叶醉秋
保护动物,关爱地球!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南京灵想空间设计有限公司 ( 苏ICP备17070589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5-7-7 03:12 , Processed in 0.29341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