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大量年轻粉丝包括未成年粉丝省吃俭用或者拿着自己的压岁钱为偶像打榜,为了应援,买了牛奶倒沟里……当类似不良现象无序蔓延的时候,有必要通过宣传教育培养未成年人发现美、判断美和创造美的审美能力。 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追星。近日,有媒体通过视频呈现了40多年前的“追星现场”,当时的年轻人也是拿着笔记本求签名、求握手,见到偶像同样难掩激动之情。但是,同样是追星,他们追的是物理学家周培源、数学家陈景润、生物学家童第周、核物理学家钱三强等。曾经,多少孩子在梦想一栏中填上了“科学家”“数学家”“医生”“航天员”“军人”“老师”……如今,多少孩子把“当明星,挣大钱”视为最高理想!这是应当反思的事。 部门监管、平台担责:还青少年清朗的成长空间 为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中央网信办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的通知》,重拳出击解决“饭圈”乱象问题。《通知》要求,取消所有涉明星艺人个人或组合的排行榜单,严禁新增或变相上线个人榜单及相关产品或功能。仅可保留音乐作品、影视作品等排行,但不得出现明星艺人姓名等个人标识。优化调整排行规则,不得设置诱导粉丝打榜的相关功能,不得设置付费签到功能或通过充值会员等方式增加签到次数,引导粉丝更多关注文化产品质量,降低追星热度。 成长中的孩子看到什么就会学什么,偶像往往是他们的榜样和人生向导。教书育人,网上课堂是重要阵地。互联网的信息爆炸、恶趣味的泛滥和资本对互联网的操控导致了畸形审美,畸形审美则会导致畸形价值观。网络“大扫除”刻不容缓。 近年来,针对上述问题,相关部门持续采取行动,加强管理。教育部、中宣部曾联合发文,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影视作品中的英雄人物、先进人物和美好事物,正确看待影视从业人员,不盲目追星。国家网信办开展“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网络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关闭违法网站,清理违法违规账号群组,为广大未成年人营造健康的上网环境,推动网络生态持续向好。前不久,中央网信办加大监管力度,深入开展专项整治,督促网站平台调整产品导向和功能设计,进一步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规范和引导粉丝群体理性追星,通过深入清理涉粉丝群体违法违规和不良信息,对问题群组、不良话题和部分网友的狂热行为起到了降温作用。 网络空间和“饭圈”的良性发展,需要常态化的管理和规范措施,相关平台必须对乱象负责,真正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如针对粉丝群体聚集的社区、群组等,网站平台应进一步优化产品功能,升级管理策略,逐步压缩粉丝群体非理性追星空间,通过取消诱导粉丝应援打榜的产品功能、完善粉丝群圈管理、限制未成年人非理性追星活动等方式,强化榜单、群圈等重点环节管理。在相关部门的专项整治和制度化规范下,网络平台要避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擦边球行为,严格限制与粉丝文化密切相关的偶像养成类节目、选秀节目等,尤其要严格控制投票环节设置,不断加强平台“水军”“黑粉”治理,强化价值引领,加强对粉丝群体的正向引导。 清网行动加上家庭、学校、社会的正确引导,才能真正还青少年一个清朗的成长空间,形成正确的审美和价值观。近日,一位靠作品赢得人气的流量明星形容艺人与粉丝关系的说法很有启发性,“‘追星’好像普遍被定义成追逐某种闪耀,但我认为艺人与粉丝之间从来不是从属关系,没有高低,而是一种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良性‘竞争’关系”。 (作者:柳杨,系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南京灵想空间设计有限公司
( 苏ICP备17070589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5-7-4 18:54 , Processed in 0.23642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