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5月6日电 (记者 孟湘君 何路曼 陈禹静) 5月3日凌晨,莫斯科心脏地带,俄罗斯总统府克里姆林宫附近灯光已熄灭,只有塔楼尖顶闪着红光。突然间,在10多分钟内,两架无人机相继划过夜空冲向克宫,在参议院大楼穹顶上方爆炸。 虽然事发时,俄总统普京并不在克宫内,也无人员伤亡,但这两次爆炸,打破了克宫平静的夜晚,更为延沓不决的乌克兰危机,增添了不确定性。 事发后,无论是乌克兰还是美国,都矢口否认以无人机攻击俄总统府,那么,无人机从何而来?行动是谁授意?这是否意味着,有人在谋划刺杀普京?这一事件的性质,究竟有多严重? ![]()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总统官邸克里姆林宫当地时间3日遭遇无人机袭击,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中国新闻网邀请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所研究员张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崔洪建,对此次无人机事件的背景以及俄乌局势走向,进行深入解读。 用无人机袭击克宫, 难度有多大? 崔洪建与张弘均指出,作为俄罗斯核心、重要的军政机关,外界普遍认为克里姆林宫有着严密的防控体系、良好的情报和警戒系统,一般的个人和组织很难突破其安防网。 崔洪建表示,其他国家想在俄罗斯策划一起无人机袭击事件,难度是非常大的。他分析称,从此次在俄境内发动攻击的这两架无人机的形状、尺寸等参数可以判断,无人机“在近距离发起攻击的可能性更大”。 张弘则注意到,俄罗斯专家分析,这两架无人机可能是在莫斯科周边克林地区起飞并迅速发动攻击的,留给克宫防控体系和安全体系的反应时间特别短。 他进一步指出,此次袭克宫的无人机属于小型无人机,具有小、慢、低等特点,飞行轨迹多变,传统的防空体系无法适应。 当地时间5月3日,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总统官邸克里姆林宫遭遇无人机袭击,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图/视觉中国 虽然袭击未造成伤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只是一次惊险的试探,算不上有多成功,然而,正是两架小小的无人机,让外界对克宫固若金汤的印象,被撕开了一道口子。 对此,俄方自然无法坐视。俄方日前发表声明,指责无人机袭击是美国指使乌克兰所为。 针对俄方的观点,张弘分析称,乌克兰具备一定的军工生产能力,但在无人机研发制造方面缺乏技术,特别是导航、制导通讯技术方面。 不过,他同时指出,由于西方技术和情报的加持,乌方“是有可能突破克宫安防体系的”。近年来,乌克兰在西方国防公司支持下研发改造了一些民用无人机,在战场上有所应用。 据俄媒报道,2021年,乌克兰曾推出UJ-22 机载无人机,该机型能续航800公里,而俄乌边境到莫斯科的直线距离,仅500公里。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南京灵想空间设计有限公司
( 苏ICP备17070589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5-7-4 11:51 , Processed in 0.25990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