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健三郎在童年时经历了广岛、长崎被原子弹轰炸,美军对日本的军事占领等。这些记忆在他年幼的心里,埋下了反对侵略战争的种子,此后他的作品中不断出现对和平外交、社会问题及人类命运战争的思考。 大江健三郎写作主题广泛,多以远离城市的边远村庄为背景,着力描写一些特殊群体:疯子、白痴、残疾儿等,他的创作饱含对人的关怀,政治、核危机、死亡与重生等命题的关注,引发人们的深思和共鸣。 大江健三郎的绝大多数小说作品都是基于他的个人生活。他曾说过,“我的作品发端于我的个人生活,但我试图揭示社会问题。” 六次访华,解不开的中国情缘 “偶像”鲁迅坐像前流泪 “日本侵略了中国,所以,未来的中日应该和平、友好下去。否则,日本的未来是不幸的。所以,我希望中日两国年轻人更好地交流、合作。” 大江健三郎一生都反对军国主义复活,主张世界和平。他曾六次访华,对中国文学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渊源,堪称鲁迅的铁杆粉丝。 大江健三郎从小受母亲的影响,热爱阅读鲁迅作品,并对《孔乙己》印象尤其深刻,他曾多次强调对鲁迅作品风格与灵魂的深刻理解与感佩。 ![]() 资料图:鲁迅长孙、鲁迅文化基金会会长周令飞参观国家图书馆馆藏鲁迅手稿专题展示。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十二岁时,第一次阅读的鲁迅小说中有关希望的话语,在将近六十年的时间内,一直存活于我的身体之中。”大江健三郎说道。“我的血管里流淌着中国文学的血液,我的身上有着中国文学的基因。” 母亲寄望他写出像鲁迅《故乡》那样的文学作品,而他回应称,“我一生都在思考鲁迅……没有鲁迅、郁达夫等中国作家及其文学作品,就没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的存在。” 2009年1月,大江健三郎参观了北京鲁迅故居和鲁迅博物馆。随行摄影师安排一行人在鲁迅先生大理石坐像前合影留念时,原本应坐在中间位置的大江却不见了踪影,大家转身寻找时,却发现这位老作家正埋头蹲在坐像右侧,泪流满面……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南京灵想空间设计有限公司
( 苏ICP备17070589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5-5-8 09:44 , Processed in 0.23175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