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衡中国” 日美合谋各取所需 日美两国既有共同目标,也有各自的小心思。日媒一眼看出,此次会谈的重点之一,就是“抗衡中国”。 对此,陈洋对中新网记者表示,以日美两国采取相同措辞“最大战略挑战”来定位中国,首先就反映出了两国对华共同的认知定位。基于这种相同的认知,日美正协调一致、深化合作来对抗中国。 从美国的角度来讲,更多地是出于维护自身霸权的目的;从日本的角度来讲,则是为了配合美国战略部署,以及通过抛出一个新口号来推进自身强军扩武等。 资料图:美国“乔治·华盛顿号”航母参加日本海上自卫队演习。 陈洋指出,日美对在新兴技术领域与中国竞争存在焦虑情绪,不得不合作应对中国,以防中国未来成为某些技术领域的引领者、规则制定者等。 “我确实认为美国正在鼓励日本军事化”,马奥尼则指出,美国这样做一方面是要“挑衅中国”,一方面是要强化美国领导的“印太”概念。即使在同为美国盟友的日本和韩国间,美国也并不介意两国可能造成摩擦,因为其可以以各种方式利用这些紧张局面。 马奥尼还分析称,美国有意向日本出售更多武器,因为将武器销往全球,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引进美国“战斧”导弹,或许不止是出于安保需求,也离不开美国这个“推销员”? 资料图:美国“战斧”巡航导弹发射瞬间。 总之,马奥尼认为,日美深化同盟合作的种种举动,让亚洲国家“有些紧张”。 陈洋则注意到,不光是日本,近来,G7和北约在积极配合推进“印太战略”,不断深化彼此间的安防合作、构建排除中国的供应链产业链,妄图将阵营对抗思维引入亚太。 他指出,这些举动只会让亚太充斥着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对抗,不仅无助于地区的繁荣稳定,也有违地区国家普遍追求和平发展的夙愿。 转“盾”为“矛” 为何需警惕日本? 事实上,岸田出访前,日本2022年底的几个大动作,已引发亚洲国家普遍担忧,如: ·通过新版《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国家防卫战略》和《防卫力量整备计划》三份文件,抛弃“专守防卫”原则 ·提出将致力于拥有所谓“对敌基地攻击能力”,从防卫转为进攻 ·2023至2027财年大增防卫费开支,总额将增至约43万亿日元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南京灵想空间设计有限公司
( 苏ICP备17070589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5-5-4 21:41 , Processed in 0.20756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