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印太”,能力却被质疑 实际上提到“印太地区”就知道,日英签协议幕后,少不了一个国家的推动——持续主导“印太战略”的美国。 别忘了,岸田到访的这些G7国家还有“双重身份”,它们同时都是北约成员国。 资料图:北约防长会议现场。 “让世界上排名第五的英军和世界上排名第八的日本军队联手,如果没有美国的支持,这项协议就不可能签署”,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网站如是分析。 美国引着G7国家和北约成员国共同到“印太地区”搅浑水,日本进入角色主动配合上演“团结”戏码,又是互相驻军,又是协防合作,对更多北约军队敞开大门,这剧情不要太好猜。 日本共同社更直白地指出,日英这一动作,旨在着眼于“中国的崛起”,深化安保合作。 资料图:执勤中的英国士兵。 不过,对于英日防务合作,英国《泰晤士报》质疑起了自己的国家,认为鉴于“美国是威慑中国的担保人”,数十或数百名英国士兵和军事装备的存在,是否有能力改变日本“对抗中国”的局面? “有关国家开展防务合作,应当有利于增进各国间的相互理解、信任与合作,不应制造假想敌,更不应将集团对抗的旧思维引入到亚太地区。”1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时表示。 “亚太是和平发展的高地,不是地缘博弈的竞技场。中国是各国合作的伙伴,不是任何国家的挑战。”汪文斌强调。(完)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南京灵想空间设计有限公司
( 苏ICP备17070589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5-7-4 15:13 , Processed in 0.21113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