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传拓作品需要经过采集、制作、装裱等多个环节。其中,素材采集多在户外。为完成嵩山地质系列作品,近年,陈旭几乎每年都要前往嵩山。“嵩山距今已有36亿年历史,有‘父亲山’之称,要用传拓技艺,将嵩山岩石演变‘五世同堂’这一地质奇观呈现。”他说。 ![]() 陈旭嵩山地质系列传拓作品之《山之脉》。 高瑞峰 摄 一件件传拓作品,留存下的是一段段中国历史文化的宝贵印记。展出作品中,有这样一幅“画卷”,车轮接着车轮,几道车辙绵延不绝。车轮,是陈旭收藏的晋商遗存;车辙,则是他拓于雁门关古道。“这滚滚车轮,见证着中华文明一路走来,走向富强。”陈旭感慨道。 传拓技艺,不仅为物象留影,也为历史佐证,为文化传承。在陈旭看来,这门古老技艺,传承的同时,更需要发展创新。 ![]() 传拓技艺,为物象留影,也为历史佐证,为文化传承。图为山西知名晋商文化研究学者陈旭传拓作品艺术展展品。 高瑞峰 摄 “我一直在探索,将平面拓、立体拓、软体拓、活体拓融为一体,让传拓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记录、展示、讲述、传承中华文化。”陈旭说,下一步,将创作500幅左右的云冈石窟系列作品,以传拓作品为载体,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完)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南京灵想空间设计有限公司
( 苏ICP备17070589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5-5-5 01:14 , Processed in 0.24555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