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河上游宏伟的水利工程,到戈壁滩变绿洲的“光伏海洋”,“青海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的家乡。”在这里,高佑思体会到人们为减排降碳、爱护生态付出的投入和努力。 “拥有洁净的空气、清澈的河流,保护好野生动物,是全世界人们共同的愿望。”在高佑思看来,寻找共性是建立友谊的基础,“中国和以色列都有悠久的历史,希望更多以色列企业走进青海、了解青海,在清洁能源技术等方面展开合作。” “最难忘的是这里的人。”高佑思说,“聊天中,他们一定会说到野生动物、草原、山脉、湖泊、河流,生活在美景中的人,更知道要如何留住美景。” ![]() 图为高佑思和露露在龙羊峡乘船。 李江宁 摄 “我还看到,当地的年轻人关心历史,自发创新方式保护、呈现、传播古老传统。”回忆旅途中的所见所闻,高佑思说到:“每个民族都为自己的服装、食物、艺术自豪,对本土文化有强烈的责任感。” 他感到,不同于对手机、互联网的依赖和电商热潮,这里的人更关心“过去”:“比起‘我要什么’,更关心‘我是谁’:因为他们知道,保护就是发展,传统中可以看向未来。” “青海分布着很多史前文明遗址,证明青藏高原是人类最早繁衍生息的地区之一,直到现在人们还保持自身的节奏,活得很‘实在’,与土地的‘根’相连。”高佑思说。 听闻中国人追求的“诗和远方”,高佑思和露露尚未完全理解。对他们而言,旅途中收获的知识、邂逅的“美好”需要慢慢消化。“下一次,要抛开所有工作,再来青海寻找这种感觉。”他们笑着说,“旅程的结束,才是了解的开始。”(完)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南京灵想空间设计有限公司
( 苏ICP备17070589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5-5-5 12:43 , Processed in 0.2129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