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犯为何能突破安保近距离枪杀安倍? 日媒最新消息称,现场当时有来自警视厅和奈良县警方的特警7人,还有来自县支部联合会的15名工作人员负责警备和警卫工作。安倍的背后也有人警备。 曾被网友热捧的“美女保镖”石田萌美也出现在现场。34岁的石田萌美是警视厅所属首相警卫团队的成员,更是安倍最信任的贴身人员之一。 尽管日本首相退休后便成为“普通人”,不再享有诸多特权,但安倍有所例外,一直被严密保护。曾有消息人士透露,仅人力成本,安倍的安保费用年均超过2亿日元。 然而,种种安保措施,最终仍未能阻止3米开外的嫌犯,从其背后近距离开枪。社交媒体上的现场视频显示,嫌犯第一次开枪后,保镖特警等似乎未有所行动,直到开第二枪才将其制伏。 为此,很多网友质疑,安倍身旁的安保人员是否疏于防范?整整2亿日元,到底都花到哪里去了? 当地时间7月9日下午,载有安倍晋三遗体的灵车抵达其位于东京的住宅。 枪手对安倍下毒手的真正动机是什么? 日本警方认为,嫌犯对安倍怀有强烈杀意,并进行了长时间的准备。嫌犯在供述中称,他“对前首相安倍不满,就是为了想杀他”。 嫌犯告诉警方,他最初计划袭击一个宗教组织的领导人,因为他认为自己的母亲向该组织捐款导致破产,但“行刺难度太大”。同时,他认为安倍与该组织有联系,因此怀恨在心。还有报道称,由于嫌犯反反复复说着一些意义不明的供述,奈良警方正在慎重调查嫌犯是否具备刑事责任能力。 嫌犯难道存在精神问题?想通过枪杀名人出名?还是根本就是一场蓄意的政治攻击? 其动机,仍待进一步调查,但无业游民刺杀重要政客,其背后所折射出的日本社会内部的“不满”,无疑值得关注。 安倍是日本政坛上存在争议的首相,即使退位后也仍有不少反对者——部分底层民众生活艰难,于是将不满情绪发泄在安倍身上;亦或是,对以安倍为首的右翼推动日本在安保甚至经济层面的“右转”强烈反对;但也可能是,认为安倍等在推动日本扩军备战等方面走得还不够远…… 资料图:日本首相岸田文雄。 日本政坛会否加速“向右转”? 安倍遇刺身亡,被形容为“战后日本政治中最大事件”。派系林立的日本政坛也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团结一幕。但一致发声谴责暴力的口号下,或许更多的还是暗流涌动。 有分析称,这次事件发生在日本参议院选举投票前两天,一个直接影响,很可能是刺激选民同情,从而激发更多保守派票源,使得仍摇摆的选票流向安倍所在的自民党。 此外,日本右翼也可能会利用安倍之死,在社会意识层面让其一些主张博得更多支持,从而加快日本“向右转”的氛围。 另一方面,现任首相岸田文雄虽然过去普遍被认为相对鸽派,但据称与安倍私交不错,参院选举后,其领导的岸田派是否会与安倍派有近一步联系,自民党内派阀势力和日本政坛政党力量又将如何分化组合,也是值得观察之处。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南京灵想空间设计有限公司
( 苏ICP备17070589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5-5-5 16:22 , Processed in 0.22558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