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治疗中,俯卧位通气是重要措施之一。进驻上海市公惠医院的山西援沪医疗队护理团队,建立体位管理专业组,创意拍摄示教视频,并手绘卡通宣教画指导患者。该护理团队负责人刘晋介绍,确保患者每天俯卧位通气至少12小时,部分患者需达到16小时。 ![]() 进驻上海市公惠医院的山西援沪医疗队护理团队,建立体位管理专业组,手绘卡通宣教画指导患者。 山西援沪医疗队供图 血透队作为援沪医疗队的专业队伍,既要完成常规透析治疗,还有相当一部分病情较重患者需进行连续性床旁血滤(CRRT)。血透队透析组队员张静介绍,透析室护理人员每人每班次负责管理5至6个病人,需警惕低血糖、出血、凝血及心脏并发症等突发状况。 “身着‘大白’戴手套等标准防护后,透析患者穿刺难度加大,治疗期间医护人员需不断进行床边巡视、监测血流量及动静脉压的变化等,下机后消杀较正常程序增加、时间延长,工作强度较正常成倍增加。”山西援沪医疗队3队护理负责人张洁介绍。 山西援沪医疗队护理团队中有261名男护士,在进行转送患者、俯卧位通气、辅助气管镜、CRRT操作等“体力活”时,“男士优先”是他们的口头禅。曹宁博说,“男护士不仅可以和女生一样耐心和细致,还具有先天的体力优势。” 山西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山西援沪前方指挥部副总指挥周芸介绍,“医疗队出发前按方舱组队,抵达后工作任务发生调整。”为实现护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山西援沪医疗队护理团队编制了《山西省援沪医疗队护理工作资料汇编》。 ![]() 山西援沪医疗队千里奔赴,只为上海本色回归。图为医疗队员正在工作中。 山西援沪医疗队供图 “指挥部根据相关疾病诊疗方案、文件制定了《护理质量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文件规范,结合各支援点工作情况,制定工作流程及相关应急预案等,最终形成《山西省援沪医疗队护理工作资料汇编》。”山西援沪医疗队护理团队负责人罗珊说。 于医疗队员而言,每一天都是一场战斗,与体力、耐力战斗,更与疫情战斗。医疗队队员任继琳说,“从不浪费驻地与医院往返时30分钟的通勤时间,闭目养神、补充睡眠,以便有更充沛的精力投身属于自己的战场。” “上海的雨令人着迷,密密绵绵,从空中垂落。斑驳的树影下,红色或灰色的老建筑、小洋房,这里是千娇百媚的上海。”马翡斐这样写道。她说,“风起,我们逆风而来;风停,我们平安归去。上海在沉寂中积蓄的力量,必会迎来灿烂绽放。”(完)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南京灵想空间设计有限公司
( 苏ICP备17070589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5-5-6 00:18 , Processed in 0.21488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