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称,由于担心国内自由派的反对,拜登的新伙伴关系将避开传统贸易协定的市场准入条款,这让人怀疑它的意义有多大。报道援引专家观点指出,“如果没有增加进入美国市场的承诺,就很难说服亚洲各国政府以可能破坏其政治经济的方式改变规则” 。 刘卫东则认为,“印太经济框架”在后续实施过程中将面临诸多障碍。一是很难与亚太地区既有经济框架全面融合,贸然推进可能会损害一些国家与其主要贸易伙伴中国之间的关系,从而带来利益损失。 其次,“印太经济框架”目前仅具有“意向”与“框架”,推进相对容易。但随后在需要应对各类具体问题时各国很可能会产生分歧。此外,受各国领导人更迭的影响,该框架的稳定性也存疑。 刘卫东还表示,难以用经济捆绑来实现各国意识形态的统一。不管是否加入“印太经济框架”,有关国家最看重的还是自身利益,所以他们不会轻易在中美之间“选边站”,更不会成为美国的“经济附庸”。 各怀心思 尽管在拜登到访前,韩国就宣称愿以初始成员国身份加入“印太经济框架”,但仅仅数日后,韩国外交部就表示,在今后形成规则的过程中,韩国将与中国保持紧密沟通。 发言人崔泳杉强调,包括韩国在内的诸多成员国“在经济方面都与中国有着不可割舍的关系”。 日本也在“印太经济框架”中暗藏自己的“小算盘”。周永生指出,日本想要借此机会,通过美国提供的平台对中国进行一定的遏制,从而借机成为东亚地区的“主导角色”。 当地时间5月23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与到访的美国总统拜登在位于东京的迎宾馆举行会谈。 而在传统安全领域上,尽管拜登承诺“完全致力于维护日本的防务”,但却很难进一步给予日本“安全感”。尽管日本寻求类似北约“核共享”的声浪越来越高,但周永生认为,日本要对美国的核武器“分一杯羹”很困难。 而对于美国而言,除了所谓“重返亚太”表象之外,国内经济问题更是拜登在韩国和日本期间的核心考虑。随着通胀进一步加剧、股市下跌以及国内对经济衰退的担忧蔓延,拜登也急于向国内民众表明,他专注于稳定经济、提振就业。尤其距离美国中期选举,仅剩下5个月的时间了。(完)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南京灵想空间设计有限公司
( 苏ICP备17070589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5-5-6 04:04 , Processed in 0.23009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