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给出一个重要判断—— 5月份经济运行有望得到改善。 付凌晖说,现在吉林、上海等地的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复工复产有序推进,扩大内需、助企纾困、保供稳价、保障民生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正在显效,5月份经济运行有望得到改善。 同日,上海新闻发布会上也传来消息:目前全市16个区已有15个区实现社会面清零。6月1日至中下旬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 上海外滩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 摄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国家统计局在经济数据新闻稿里给出了未来中国经济走势的判断—— 国民经济有望企稳回升。 作出这样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付凌晖给出了五点依据,一是我国经济体量可观,抗风险冲击韧性强。二是基础产业支撑有力,供给保障能力强大。三是市场保供稳价有效,社会大局总体稳定。四是转型升级态势未变,新动能继续成长壮大。五是宏观政策调节加大,经济运行有望加快改善。 他认为,疫情扰动不会改变我国经济平稳运行趋势,也不会改变我国经济韧性足、潜力大、空间广的特点,在各项政策支持下,国民经济将会加快恢复,实现企稳回升。 显然,这试图在向外界传递一种信号:短期有波动,长期势未改。4月份疫情对经济运行造成较大冲击,但这种影响是短期的、外在的。 “倒春寒”终将过去。 眼下,中国经济也在努力克服不利影响,尤其是努力稳定经济的主引擎——消费。 刚刚过去的周末,诸多重磅政策出台,其中,央行、银保监会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以期降低购房成本,提振房地产销售。 对于如何提振消费,近期不少经济学家公开建议发放消费券,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建议,对受影响的百姓直接给予现金补助。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中新财经表示,要尽快控制疫情,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宏观政策要聚焦稳就业、稳物价、稳增长等目标,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形成合力为困难行业、企业和个人纾困,提振国内有效需求,尽快扭转预期,促进经济加快企稳回升。(完)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南京灵想空间设计有限公司
( 苏ICP备17070589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5-7-7 10:54 , Processed in 0.26047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