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袭击者没有对俄军事设施下手,而是挑了一处民用设施。这意味着,袭击者事先预判了代价,这是精心挑选的施袭对象。 四、袭击没有造成严重人员伤亡,也没有对当地资源造成重大破坏。这究竟是袭击者能力有限,还是刻意控制的结果? 俄称该国境内一处石油产品储存设施遭袭。图片来源:俄罗斯紧急情况部新闻处 结合这些信息,是否大致可以勾勒出袭击者的意图? 首先,这次袭击规模极其有限,充其量相当于俄军“揍”乌克兰,有人朝俄吐了口唾沫,军事意义可以说忽略不计。 其次,虽然损失不严重,却不能忽略这次袭击的预谋性,与任务执行成功的客观结果。处于冲突当中的两国,按理来说应高度戒备对方动作并制定防范对策,作为军事大国的俄罗斯却未能注意到“偷袭”,是否说明了“轻敌”等一些问题,的确存在?当然事件发生后,俄库尔斯克州各安全部门已进入了高度戒备状态。 再次,既然没造成严重损失,那为什么还要策划这次“奇袭”呢?这个问题需要更详细地探究事件背后的细节。 【微妙!乌不置可否,美媒道破?】 路透社报道,在俄油库遇袭数小时后,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目击者说,在别尔哥罗德有飞机飞行,边境方向传来持续不断的爆炸。 路透证实的一处监控录像显示,似乎是一枚低空导弹发出一道闪光,随后地面发生爆炸。目前没有对该事件更多情况的报道。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则称,其对社交媒体视频进行了地理定位和验证。视频显示,有两架直升机飞越靠近乌边境的俄城市别尔哥罗德,但其认为,“无法确认这些直升机里是乌克兰人”。 资料图:乌克兰出动直升机,空袭顿涅茨克地区。 无法确认是不是乌克兰人?美国媒体的这个猜测,太有意思了。 结合乌克兰方面的回应,事件就更耐人寻味了。 当地时间4月1日,乌克兰国防部发言人莫图兹亚尼克在电视讲话中说:“我想强调,乌克兰正在对俄罗斯在乌领土上的‘侵略’进行防御性行动。”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南京灵想空间设计有限公司
( 苏ICP备17070589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5-7-7 03:11 , Processed in 0.21237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