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从未忘却 “有人说‘永远不要说永远’,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加入北约。但我说,我们不需要加入北约”。2022年3月的一场政治集会上,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再度坚定表态。 他指出,北约当年是“侵略”,而非“干预或活动”。 2岁半的小女孩米丽卡·拉基奇死于北约轰炸,武契奇回忆道,“塞尔维亚人民永远忘不了北约曾带来的伤害”。 民众也以行动呼应了他们的总统——2021-2022赛季欧罗巴联赛的一场比赛上,现场的塞尔维亚观众拉起六条大型横幅。 朝鲜、古巴、越南、巴拿马、伊拉克、南联盟、阿富汗、也门、索马里、利比亚、叙利亚…… 3月17日,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的一场足球比赛中,塞尔维亚观众拉起多条横幅,抗议美国、北约。 横幅上密密麻麻,写出了几十年来,遭到美国和北约轰炸或袭击的国家、地区、遭袭年份。 打开手机手电筒,人们在点点微光里,唱起了英国已故知名音乐人约翰·列侬的反战歌曲《给和平一个机会》。 “All we are saying,is give peace a chance”(“我们想说的是,给和平一个机会”)。 歌声在球场里回荡,那是塞尔维亚人对西方“反战”双重标准的讽刺,也是对当年轰炸中逝者的无限缅怀。 一笔欠中国的“血债” 1999年5月7日(北京时间8日),对中国人来说,也是永志不忘的一天。 深夜,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到美军多枚JDAM精确制导炸弹袭击,3名记者牺牲、20多位外交人员受伤、馆舍严重毁坏。 资料图:在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使馆事件中遇难的三位中国烈士,邵云环、许杏虎、朱颖(左起)。 23年来,三位烈士一直被铭记。他们是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朱颖夫妇。 23年前,中国记者用生命和鲜血记录了那段历史;23年后,北约仍坚持“误炸”论,并将日益强大的中国,称为“挑战”。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南京灵想空间设计有限公司
( 苏ICP备17070589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5-5-6 10:31 , Processed in 0.21934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