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再次进入静默状态 据俄新社报道,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当地时间8日宣布,俄军自从对乌克兰采取特别军事行动开始以来,已摧毁2482处乌克兰军事基础设施。 据塔斯社消息,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宣布,俄军于莫斯科时间8日10时(北京时间15时)再次进入静默状态,并开放了供平民从基辅、切尔尼戈夫、苏梅、哈尔科夫和马里乌波尔五座城市撤离的人道主义走廊。 当地时间3月6日,顿巴斯地区马里乌波尔市的居民从人道主义走廊撤离。 乌总统泽连斯基7日晚发布了一段视频,展示了他所在地点的窗外景色,强调他仍然处于基辅,并且无所畏惧。 当地时间8日,俄总统普京在国际妇女节到来之际向俄罗斯女性表示祝贺,他在贺词中表示俄罗斯的义务兵现在没有参加、未来也不会参加作战行动,俄罗斯也不会征召额外的预备役士兵。普京称,他相信俄罗斯的专业军事人员可以顺利完成分配的任务,他们可以确保俄罗斯人民的安全。 多方称愿寻求外交途径结束俄乌冲突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与意大利总理德拉吉7日在布鲁塞尔举行会晤。德拉吉表示,意大利政府正在尽最大努力寻求所有外交途径以结束俄乌冲突。 德国于7日再次召开安全内阁会议讨论乌克兰危机。德国联邦政府发言人赫伯施特莱特表示,德国“欢迎任何可以结束冲突的外交举措。”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哈提卜扎德7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乌克兰危机是北约政策导致的结果,伊朗正在与俄罗斯等各方为促成立即停火而努力。最为重要的是,各方都应该努力控制当前危机,避免战火蔓延。 当地时间7日,美国总统拜登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朔尔茨及英国首相约翰逊进行了视频通话。根据德国联邦政府官网当天发表的声明,会议的重点是防止冲突进一步升级以及战区的人道主义援助问题。四国领导人达成共识,称任何可以解决危机的外交努力都值得支持。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7日在北京表示,乌克兰局势发展到今天,原因错综复杂。解决复杂问题,需要的是冷静和理性,而不是火上浇油、激化矛盾。当日,中国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记者会,邀请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王毅表示,当前,国际社会应聚焦劝和促谈和防止出现大规模人道主义危机两大问题继续努力。中方在劝和促谈方面已做了一些工作,一直同各方保持密切沟通。中方认为,形势越紧,和谈越不能停止;分歧越大,越需要坐下来谈判。中方愿继续为劝和促谈发挥建设性作用,也愿意在需要的时候同国际社会一道开展必要的斡旋。 俄乌冲突致全球经济面临的风险升高 《华尔街日报》报道援引分析人士观点称,近期俄乌紧张局势引发能源、农产品、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飙升。投资者担忧,全球金融市场受到的影响将比此前预计的持续时间更长、程度范围更深广。报道称,若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上涨,造成物价水平持续高企,全球经济将面临滞胀甚至衰退风险。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7日发布的分析报告指出,俄乌冲突中的关闭领空措施对航空业影响严重。由于领空关闭,航班不得不改道或取消,亚洲往返欧洲和北美地区的航线受影响最严重。 报告指出,如果对俄制裁加剧,所有未对燃油需求进行对冲的航空公司都将受到直接影响。航空公司可能会通过提高机票价格将燃油成本转嫁给乘客。在通胀高企的情况下,更高的机票价格可能会抑制航空客运需求。 此外,俄乌冲突也加剧了德国汽车业困境。受冲突影响,汽车生产所需零部件和原材料供应紧张加剧,多家德国汽车制造商近期宣布减产甚至停产。(完)(参与记者:田冰、王帆、张硕、张焕迪、苏婧欣)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南京灵想空间设计有限公司
( 苏ICP备17070589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5-7-7 03:13 , Processed in 0.25355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