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2月26日电(张依琳)如今,想生娃却怀不上,成为不少育龄家庭的困扰。近日,北京市宣布将16项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甲类报销,打响了辅助生殖迈入医保的“第一枪”。此举引起社会热议:不孕不育家庭的负担能减轻多少?医保支付后能否提高生育率? 从2022年3月26日起,在门诊治疗中常见的16项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北京医保甲类报销范围。 北京市医保局供图 全国首个!辅助生殖纳入医保 近日,北京市医保局会同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北京市人力社保局下发《关于规范调整部分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通知》,将门诊治疗中16项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甲类报销范围。 这意味着,北京市成为全国第一个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的地区。 根据《通知》要求,这一政策自3月26日起执行,适用于北京市15家具有辅助生殖资质的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非公立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则参照执行。 相关医疗服务价格显示,纳入医保甲类报销范围的辅助生殖技术的项目价格从180元到5050元不等,项目类型涵盖人工授精、胚胎移植与培养等多种医疗服务。 有媒体报道称,医保政策落地后,从实验室的胚胎培养到胚胎移植这个周期的治疗大约将节省10000元到14000元不等。 资料图:“身份证”上印上宝宝的小脚丫。中新社记者 翟羽佳 摄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南京灵想空间设计有限公司
( 苏ICP备17070589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5-7-7 03:12 , Processed in 0.29398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