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2月24日电 题:中国如何在绿色转型中绘就新时代“千里江山图”? 中新社记者 阮煜琳 从雾霾频发到日常的“北京蓝”,从污染最严重河流到如今的水清岸绿,从垃圾围城到电商小镇,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生态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在产业转型的过程中,不要污染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已成为全社会共识,并正以青山绿水为底色,打造新时代的中国“千里江山图”。 资料图:蓝天下的北京首钢园。 中新社记者 易海菲 摄 20世纪80年代,江苏省耿车镇大力发展废旧塑料加工产业,闯出了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路子,也把耿车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垃圾场”。2012年,耿车被原环境保护部列为全国八大重点环境整治区域。 2015年底,仅66天时间,耿车镇3471户废旧物资回收加工经营户全面清理到位,59个交易货场全部取缔,20万吨塑料残料从河塘沟渠挖走。后经复垦土地、整治河塘沟渠、栽植苗木,逐步重现水清岸绿。 耿车,是中国绿色转型和新发展理念的生动样本。经过几十年的粗放型发展,中国多个地区环境承载逼近“天花板”,面对巨额的生态欠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摆脱既有发展惯性和路径依赖成为必然选择。 资料图:四川平武乡村,蓝天白云下成片的水稻。胡宇 摄 “离开了绿水青山,人类社会一切财富都将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也就不会有金山银山。”中国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钱勇说,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守护绿水青山,就是壮大金山银山。这既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大原则。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南京灵想空间设计有限公司
( 苏ICP备17070589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5-7-7 03:12 , Processed in 0.27073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