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牙齿虽然是人体最坚硬的器官之一,但同时也是容易发生炎症的部位,比较常见的疾病就是牙周炎。该病会导致牙龈红肿,还会造成牙周袋溢脓,并伴有牙齿松动,多见于35岁以上的成年人,那么,牙周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一、一般治疗
牙周炎的基础治疗又称病因治疗,每位牙周炎患者都必须做,目的是消除局部致病因素,使炎症减轻到最低程度。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对患者进行口腔卫生知识宣教和指导,控制口腔菌斑,保持口腔卫生。
清除牙石,根据牙石分布的位置分别采取龈上洁治术和龈下刮治术来清除。牙石的清理需要定期到医院清理,日常的口腔卫生保健无法清除。
清除导致菌斑滞留的因素,如治疗食物嵌塞,充填龋洞等。
二、药物治疗
1、全身用药
全身用药不仅可以杀死牙周袋内的致病菌, 还可通过血液到达牙周组织内和牙周袋外部区域, 进一步抑制细菌的入侵,防止疾病复发。
硝基咪唑类:此类药物常用于治疗厌氧菌感染,包括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其中甲硝唑因其廉价高效较为常用,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禁用、有血液疾病和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服药期间禁止饮酒。
四环素类:此类药物为广谱抗生素,可以抑制大多数牙周致病菌的生长 ,包括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其副作用有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牙齿着色等。孕妇及7岁以下儿童禁用。
2、局部用药
全身应用抗生素虽然能提高牙周炎的治疗效果,但可能会产生耐药性和菌群失调等不良反应。局部用药则可有效控制、维持药物释放浓度、时间,以减轻全身用药不良反应及耐药性。
米诺环素凝胶:一种将药物贮存于特制注射器内的软膏状缓释剂,可通过针头将药物注入牙周袋的深部,软膏遇水变硬形成膜状,可在牙周袋内缓慢释放有效成分。其作用为抑制胶原酶活性,对急性牙周脓肿有一定效果。
醋酸氯己定溶液:为广谱抗菌剂,可减少菌斑的形成和牙龈炎症的发生。其副作用为味苦及长时间使用可使牙齿着色,停药后可自行消失。
牙周炎的治疗方法介绍到这里,大家可以简单了解一下。总体来说,牙周炎的治疗并不是特别复杂,但每个患者的病情并不一样,需要采取的治疗方法有差异。美奥口腔医院是专业的牙科医院之一,不仅能够提供牙周炎的治疗服务,也可帮助患者预防病情复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