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洛斯为你解析制约生鲜电商发展的三因素
近年来电商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遭遇了一些瓶颈。对此,普洛斯经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1、居高不下的生鲜食品损耗率
与传统线下渠道比较,目前国内生鲜电商的损耗率并没有表现自己的优势。以果蔬为例,有数据显示,国内冷链造成的损耗率高达25%,而发达国家水平在5%左右,美国部分生鲜电商甚至能控制在1%。这表明我国冷链运输水平低下,成为制约生鲜电商发展的最大问题。损耗率居高不下,也意味着生鲜电商的运营成本难以下降,严重挤压了经营毛利率。
仓储供应链冷链物流系统的建设,不仅投资大,而且周期长,加上目前第三方服务商的规模小、服务差,因此生鲜电商很难像其他类目那样依靠第三方物流迅速发展。目前国内较大的生鲜电商都着手发展自营物流建设,都把现阶段的重点放在物流仓储上,希望通过自营物流来降低损耗率。
2、现有电商运营模式没有比较优势
传统的线下渠道,整个销售体系经过多年的优化发展,加上用户群体稳定,市场需求相对比较平衡,不太容易受促销、天气的影响,在品质管控、效率上都表现成熟,整体运行良好。反观生鲜电商,由于销售受促销力度和范围的波动大,加上从采购入库到仓储,再到订单同步和配送,环节较多、耗时较长。这样很容易影响到生鲜食品的保质期,而且企业的运营成本也非常高。
目前生鲜电商提供的商品和服务,便利店和超市都能提供,而且可能商品更全价格更低。也就是说目前的现有生鲜电商模式,与线下渠道零售店相比没有优势。而用户的消费习惯仍在培育之中,规模效应尚未形成。
3、生鲜食品的保质期短,储运成本高
由于生鲜食品保质期较短,用户一次购买数量较少,具有客单价低、复购率较高的特点。而用户的复购率又取决于,其综合价格是否划算、购买的便利性等方面,特别是前者。不可否认的是,在规模成本摊薄下来之前,无论是自营还是第三方物流,生鲜食品的储运成本与客单价相比较高,导致整体价格提升。
因此,我们看到多数生鲜电商都把业务重点放在保质期相对较长、单价较高的中高档商品上,如进口牛奶、高档水果等。事实上生鲜食品的范围非常广泛,目前生鲜电商所能经营的商品有限,也限定了整体市场发展。如何让生鲜食品的储运成本低到更小,用户购买的综合成本具有比较优势时,才能提升市场规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