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物流成农村电商最大问题 引进冷链人才回乡刻不容缓
农村电商发展要重视两条腿,一条是产品,另一条就是物流。缺一条腿,是走不了远路的。建设智能电商物流仓储基地、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提升冷链配送能力,都是农村电商物流的切肤之痛。智能电商物流仓储基地虽然是发展所需,但并非是普遍性的要求,因为这在资金、土地、能源投入上都太大了,应该选择一些条件适宜的重点物流节点城市、城镇来建设,比如浙江沿海地区渔船的集中地。
目前农村发展电商的物流基础太过薄弱,现在有些农村还没有物流车队,即使存在也都是一些设备落后的运输设施。有的农村还没有物流节点,甚至寄封信都要赶去邻村,毛细血管有阻塞就会影响整个体系的通畅,农村还存在断层,就会导致农产品运不出去。体系化的物流网络应尽快建立起来。
农村电商物流的最大问题就是冷链物流。农产品往外销售,绝大多数需要冷链物流设备,但农村地区没有冷藏车、没有冷藏仓库、没有冷链节点,冷链物流基础几乎没有。据科创园区数据统计,由于冷链基础薄弱造成农村农产品损失在30%左右,这也意味着农民生产100元的产值就会有30元流失,超过国际平均水平大约20%。
普洛斯经理表示现在资金问题不大,财政部提供的资金扶持力度很大,技术方面也能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加大投入解决。最重要是适应现代物流和物流管理的人才太少。尤其是肯去农村的更少。而解决农村电商物流的核心在人才。假设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也有冷藏库等现代物流设备了,没有人才支撑,仍会造成农产品的大量损失。以樱桃运输为例,在由冷藏车转到冷藏库,再从库中运往超市过程中,需要一个快速对接的管理系统。没有管理人才就可能出现货车长时间无法入库的情况,而车内的樱桃在外部环境作用下就容易回化,融化后再入冷库,接着就会出现腐烂问题。回化再冻必然腐烂,这样的细节问题一般农民工根本不懂,这就需要有现代管理技能的人员来严密、有衔接地操作。
物流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这需要高等院校不断地努力。因此应加强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力度,并与实践形成对接。对于现有教材要及时更新,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跟上冷链运输业前进的步伐。除了政策支持、院校培养,电商企业在电商物流人才上也能为农村电商贡献不少力。
页:
[1]